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分娩期并发症 > 产后出血
编号:13575436
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临床预防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8年8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16
     【摘 要】 目的:探讨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临床预防护理效果。方法: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中选取60例展开研究,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组,常规组30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防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和分娩结局。结果:研究组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分娩结局明显优于常规组,自然分娩率高达5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33%,P<0.05。结论:产房干预工作中,助产士通过展开预防护理能够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缩短产程时间,提升自然分娩率。

    【关键词】 产妇;产房助产士;预防护理;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中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该并发症发生于胎儿分娩出后24h之内,若失血量超过500mL则判定为产后出血,该并发症会对产妇生命造成极大的危害[1]。基于此,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实施全面性、有预防性的护理,成为产房助产士应该重点注意的问题。本文作者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中选取60例展开研究,旨在研究产房助产士预防护理的实践价值,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中选取60例展开研究,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30例,年龄21~33岁,平均年龄为(26.34±1.71)岁,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38.24±0.55)周。研究组30例,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为(26.44±1.69)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40.11±0.52)周。两组患者在临床资料信息比较中,P>0.05,可进行深入研究比较。

    1.2 方法

    常规组行常规護理,包括生命体征检测、常规心理疏导等,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防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产前预防护理:产妇分娩之前,助产士要严密观察产妇的心理状况,并进行评估,针对产前有消极情绪的产妇,助产士要以向上的态度,鼓励、安抚产妇,让产妇感受到关怀与尊重,消除产妇不良情绪,帮助产妇树立分娩信心。同时,助产士要对产妇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根据其产妇的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进行健康宣教,引导产妇掌握分娩方式、影响分娩可能性的多种因素,让产妇能够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

    2)产中预防护理:助产士要在产妇分娩之前,引导产妇排空膀胱,然后,助产士要护送产妇进入产房。当产妇进入第一产程后,助产士要对产妇的分娩反应和生命体征进行监测,一旦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当产妇进入第二产程后,助产士要引导产妇正确运用腹压,同时,助产妇要保护产妇的会阴部,同时协助胎头俯曲,以避免损伤软产道造成产后出血。另外,助产士要对胎盘剥离情况进行严密观察,指导并协助产妇娩出胎盘和胎膜。

    3)产后预防护理:助产士要对产妇产后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针对产妇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子宫按摩或给予宫缩素注射。若产妇出现出血情况,明确出血原因后给予相对应的护理干预。产妇分娩完成后2h方可将产妇送至病房,此时也要密切关注产妇的子宫收缩情况和产道出血情况,若发现出血量多于180mL则立即给予针对性方法控制出血情况。另外,由于产妇产后失血较多,其机体免疫力会明显降低,助产士应该根据产妇实际情况给予合理的抗生素药物干预。同时引导产妇通过合理的饮食摄取所需营养成分,促进产妇尽快恢复。助产士还应该引导产妇注意自身的个人卫生,清洗会阴部,避免出现感染情况。

    1.3 观察指标

    1)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以及产后2h的出血量。2)分娩结局:观察两组患者自然分娩率、阴道助产率以及剖宫产率[2]。

    1.4 数据分析

    本研究所涉及数据均通过SPSS 20.0软件展开处理,(±s)/t表示与检验计量资料,[n(%)]/χ2表示与检验计数资料,结果显示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量比较

    研究组的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且研究组的产后出血量少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比较

    研究组的分娩结局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较为复杂,常见的原因包括: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残留等,其中宫缩乏力为最常见原因[3]。大部分产后出血出现于产后2h以内,产房助产士应该在这段时间内对产妇进行严密的观察,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产房助产士在产妇分娩的整个过程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助产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提升产妇的监护品质。

    在第一产程时,助产士可将护理工作的重点放在心理安抚上,消除产妇的不良心理情绪,树立分娩信心,并在此基础上,观察产程推进过程,若出现过于疲劳、产程过度延长的情况,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干预。在第二产程时,要引导产妇控制腹压,若产妇出现宫缩乏力,要做好产妇胎盘和胎膜的检查,以确保分娩胎盘和胎膜的完整性,最后要做好清宫处理,对产后出血量进行严格观察和记录。产房助产士除了引导产妇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作息习惯,还要引导产妇做好开奶准备,并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给予产妇定子宫按摩,保持产妇宫缩能力。另外,要引导产妇做好排尿,避免尿潴留、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出现,若出现排尿障碍,及时作出导尿处理[4]。在本研究中,研究组采用了助产士预防护理,其自然分娩率高达5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33%,其分娩结局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常规组,P<0.05,且研究组的产程时间以及产后出血量都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与张雪平[5]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产房助产士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给予产妇预防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产程时间,改善分娩结局。

    参考文献

    [1] 韩彩先.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临床预防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2):174.

    [2] 刘艳.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临床预防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03(30):6013-6015.

    [3] 廖琴翅.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02):141-142.

    [4] 杨梅.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效果分析[J].心理医生,2017,23(33):38-39.

    [5] 张雪平.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05(27):182-183., http://www.100md.com(易敏)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分娩期并发症 > 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