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分娩期并发症 > 产后出血
编号:13570675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有效性探究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1
     文章编号:WHR2018071018

    【摘 要】 目的: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在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62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将采取常规方法治疗的3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采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的31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总出血量、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7%)较对照组(74.19%)更高,治疗后总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并发症发生率(9.7%)对照组(35.5%)更低,组间对比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患者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产后出血;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改良式B-Lynch缝合术

    产后出血是剖宫产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其危险性极大,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在临床中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本次研究选取本院在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62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对其治疗效果作如下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在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62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研究组患者年龄为20~38岁,平均(27.8±3.0)岁;孕周36~42周,平均(38.7±0.5)周;初产妇23例,经产妇8例。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0~37岁,平均(27.5±2.9)岁;孕周37~42周,平均(38.5±0.6)周;初产妇21例,经产妇10例。统计学分析显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上述资料的差异不显著,P>0.05,本次研究具有可行性。所有患者均符合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且凝血功能正常,无出血性疾病家族史,未见胎盘粘连、植入,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对本次研究用药过敏的患者。本次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的相关要求,所有患者(或其家属)均签署了研究知情通知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按摩子宫、药物止血等处理。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宫腔填塞纱条、子宫体及静脉注射缩宫素、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结扎等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具体措施如下:1)经宫体注射250mL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所用药物为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94183。2)改良式B-Lynch缝合术:首先需对宫腔进行探查,将子宫内残留积血清除,在确定出血点后,手术医生将双手置于患者子宫和膀胱后方,并朝下按压子宫,以1号微乔线向子宫下横切口处距右侧切口边缘3cm处向宫腔进针,对子宫浆肌层、子宫肌底、宫角处依次进行褥式缝合,之后缝合子宫肌底、后壁、宫颈,在子宫韧带处向后壁宫腔进针,出针部位为左侧后壁;对左侧后壁子宫浆肌层、子宫肌底、子宮前壁进行褥式缝合,出针部位为子宫切口下缘左侧,在止血成功后对子宫切口进行缝合,在阴道出血显著减少或停止时关闭腹腔。

    1.3 评价标准

    1)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子宫收缩完全,再无出血;有效: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子宫收缩明显,术后出血量有所减少;无效:患者生命体征恶化,子宫收缩不明显,子宫持续出血[1]。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2)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出血量。

    3)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用统计学软件为SPSS 20.0统计软件包,分别用例数(百分率)、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并分别对数据实施卡方检验和t检验,在P<0.05时判定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较对照组的74.19%更高,组间对比P<0.05。详见表1。

    2.2 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出血量对比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出血量为(855.9±129.8)mL,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出血量为(1184.5±201.4)mL,组间差异显著,统计学分析显示t=7.636,P=0.000。

    2.3 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7%,相比于对照组(35.5%)更低,组间对比P<0.05。详见表2。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妇产科中一类常见的并发症,具体是指产后24小时内出血量达到500mL以上,多因宫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等引起,其危害极大,严重者可致死,需尽早进行治疗。临床中多采取按摩子宫、使用缩宫剂、宫腔纱布填塞、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结扎等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其疗效尚不十分理想。本次研究中本院采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对部分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用药后可快速起效,作用持续时间在2小时左右,该药具有较强的宫缩效果,可使胎盘剥离面血窦关闭而起到止血效果。仲海平、陈玉平[2]的研究认为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后可引起胃肠道反应、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高血压患者应慎用,对羊水过多、多胎妊娠、贫血、宫口近开全手术、试产时间过长者需严格控制用药剂量。改良B-Lynch缝合术主要是通过纵向捆绑、缝扎、压迫的方法挤压关闭子宫壁血管,进而起到止血效果,有助于降低子宫切除率,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生育功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总有效率高达96.77%,患者治疗后总出血量仅为(855.9±129.8)mL,并发症总发生率仅为9.68%,以上指标均优于采取常规治疗的患者,组间比较P<0.05,本次研究结果类似于肖先绪、郑红梅[3]的研究结果。

    可见,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崔文华,底建敏,张国华,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2):3710-3711.

    [2] 仲海平,陈玉平.改良B-Lynch缝合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J].江苏医药,2015,41(22):2744-2745.

    [3] 肖先绪,郑红梅.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07):953-955., http://www.100md.com(何伟红 秀琴)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分娩期并发症 > 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