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206
编号:13495222
SimMan 3G教学系统在《急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6
     对照组:给予传统实践教学,由教师讲解案例内容,并逐步演示单项操作,同时融合上述操作内容再向学生演示一遍,由学生自行练习。教师在现场指导,发现不当之处,给予纠正。

    观察组:给予SimMan 3G教学系统教学,所有教师需通过SimMan综合系统软件工程师的专门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投入实践教学中,参与授课的教师需全面掌握仿真模拟系统的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授课前需对每一个急救案例进行教学设计,确保实践内容充实,从而提高实践能力。由授课教师在教学1周前将作业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全面自学与实践教学案例相关的知识,并将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在实践课教学中教师给予详细解答。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景模拟课程,即理论讲授、分项技术练习、综合模拟演练、录像分析总结的国际培训模式[5]。由2名教师分别负责急救仿真操作、模拟病例急救过程中的调整。在课前,由教师复习之前为学生布置的急救病例自学内容,分析急救案例,找出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找出的护理问题,应制定针对性策略。在预期目标的基础之上开展讨论,研究有效的护理措施。在仿真模拟系统中要求护生实践操作,观察仿真模拟系统中的变化。如:对于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在触摸仿真系统中可模拟人的动脉搏动、呼吸、心跳等,观察血压变化、瞳孔是否散大等,从而判断患者是否心脏骤停。通过构建发散性思维能力,以某个问题为中心,从而选择多种解决方案。如:对于气管切开插管患者,应观察阿托品化等,进行静脉输液操作护理等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5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