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2021
编号:13795124
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效果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1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21
     【摘 要】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儿童多动症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148例多动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对照组采用利他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干预后,患儿的多动症症状有所改善,并且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分别为94.59%和79.72%,经统计学分析,χ2=6.329,P=0.031<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2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1%,卡方检验后,得χ2=8.651,P=0.00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干预配合药物治疗儿童多动症,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患儿的症状,集中其注意力,并且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增加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关键词】 儿童多动症;心理干预;哌甲酯;疗效分析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一般患儿起病慢,好发于学前儿童,发病率为10%左右,患儿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时间短、情绪冲动、注意广度小等,并伴有学习和认知困难,进而影响患儿的正常生活及交友,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1-3]。目前,临床上治疗儿童多动症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哌甲酯、甲基苯丙胺、右旋苯丙胺、丙咪嗪等,但是单一采用药物治疗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还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有效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本文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多动症患儿148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在儿童多动症中的治疗作用,取得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多动症患儿1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4例。其中对照组男59例,女15例,年龄7~17岁,平均年龄12.5岁;观察组男58例,女16例,年龄6~16岁,平均年龄13.0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利他林(苏州第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3102)治疗,1次1片,1日2次,饭前服用。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心理治疗。告知家长对待患儿要宽容、耐心,根据患儿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及时和患儿及家长沟通,时刻掌握患儿的心理变化;经常鼓励患儿,增强其自信心和自尊心;积极鼓励患儿与其他孩子交朋友,增强其交流能力。2)行为治疗。当患儿有进步时,要及时奖励,如奖励小红花、卡通印章等,让患儿体会到这样做是积极行为,有利于其健康发展。当孩子出现不良的行为时,如哭闹不肯写作业时,父母采取忽视方法,让孩子体会到这样做是错误的,当其表现好时要及时奖励,消除其不良的行为。
, 百拇医药
    1.3 评判标准

    显效:患儿的多动症症状消失,注意力可以集中,上课时能够保持安静;有效:患儿的多动症症状基本消失,注意力可以相对集中,上课时基本能保持安静;无效:患儿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4-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59%和79.72%,经统计分析,χ2=6.329,P=0.031<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

    2.2 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http://www.100md.com
    治疗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2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1%,卡方检验后,得χ2=8.651,P=0.00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儿童多动症主要有两组症候,一种是不同程度注意力不集中,还有一种是多动,一刻不能安静,在安静状态下满足自己操作和学习需要是儿童常见问题[6-9]。在这两组症状基础上,有个别案例会表现为冲动问题,比如打伤同学或者虐待小动物,所以这些儿童往往令家长和老师头疼,在学校这些儿童也是班里的另类,这些儿童可能被老师和同学歧视,也让家长产生无奈[10-13],当然不是所有孩子都有这样的症状出现,还有许多儿童可能单纯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注意力困难,还有一些容易出现伴有学习困难、自闭症倾向、心理异常现象,比较令人头疼,由此产生很多集中注意力的训练,无论是设备,还是从机构进行心理训练有很多,但是对于纠正这个问题,应该做长期心理准备,也有些药物是针对注意力和多动问题,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效果不错,比如甲基苯丙胺、托莫西汀、丙咪嗪等等,这些药物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按剂量使用,效果比较好[14-17]。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的娱乐方式及方法多样,往往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力比较分散,进而造成儿童多动症成为了临床上儿童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患儿一般智力正常,但是在学习和行为上有缺陷,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情绪不稳定、烦躁、坐立不安、品性障碍等,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还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及正常生活。研究表明,导致多动症发病的因素非常多,其中常见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器官性因素、环境和教育因素等,此外,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的影响也可以诱发多动症。

    目前,临床上对于儿童多动症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目前常用的药物主要有:1)中枢兴奋药,常用的有哌甲酯、甲基苯丙胺、右旋苯丙胺等;2)抗抑郁药,阿米替林、丙咪嗪等;3)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托莫西汀等。但是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患儿的依从性不好,因此单用药物治疗并未取得预期效果。, 百拇医药(郑婧 姜爽 李涛)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