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2022
编号:13790924
探讨应用超声检查对运动引发的肌肉组织损伤诊断的效果及其超声影像学诊断特点(1)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1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22
     【摘 要】 目的:分析探讨应用超声检查对运动引发的肌肉组织损伤诊断的效果及其超声影像学诊断特点。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78例运动引发的肌肉组织损伤患者开展本次研究,分组方式选取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9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检查,给予研究组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研究组单纯性肌肉损伤诊断准确率、小腿肌肉远端损伤诊断准确率、跟腱断裂诊断准确率和跟腱周圍积液诊断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给予运动引发的肌肉组织损伤患者超声检查能够有效提升诊断准确率,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

    超声检查;运动性;肌肉组织损伤;诊断效果;超声影像学特点

    运动性肌肉组织损伤是临床上比较多发的一种病症,多为在非生理情况下展开正常强度运动或者是超强度运动机体发生的肌肉肌腱出现过度撕裂和牵拉现象,小血管产生破裂现象,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内源性损伤等,出现血肿等表现[1]。在出现疾病之后,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检查,并做好治疗方面的相关准备工作。近些年来,随着影像学诊断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超声检查也逐渐受到了更多人士的关注和重视。超声检查能对疾病做出准确的判断,能与其它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实现对疾病的准确分析。本次研究主要以运动引发的肌肉组织损伤患者为中心,以提升诊断准确性为目的,重点分析超声检查在其中的诊断效果以及其影像学特点。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78例运动引发的肌肉组织损伤患者开展本次研究,分组方式选取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9例。参照组有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34.15±6.78)岁;研究组有男22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34.65±6.33)岁。两组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该组患者给予常规检查: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仪器选取为德国 SIEM ENSSOM ATOM Sensation螺旋CT,在患者一次屏气时间范围内完成扫描,扫描范围为患者运动性损伤作用部位。首先进行常规扫描,然后转换为增强扫描,选取碘海醇75~90mL通过高压注射器为患者进行注射,于30s时间点、60s时间点和180s时间点进行持续扫描。应用对比追踪系统展开后续扫描,扫描过程中各项参数设置情况为管电压参数100kV,管电流参数200mA,重建层厚参数1~2mm。
, 百拇医药
    1.2.2 研究组 该组患者给予超声检查: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仪器选取为ESAOTBIOM EDICAAU4美国超声诊断仪,该仪器的探头为线阵探头,将其频率设置为7.5MHz。首先将患者小腿充分暴露出来,同时展开多角度探测,包括斜、横和卧等,展开动态扫查,扫查顺序为从上到下,以便于将患者的皮下组织、皮肤、肌肉等各个部分充分显露出来[2]。选取2名具有高资历的高频超声检查医师对图像结果进行密切分析,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运动性损伤的类型,致使运动性损伤发生的具体原因、运动性损伤的实际程度以及范围等,先由2位医师进行独立审片,对于不一致的结果进行充分核对后最终取得统一意见。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分别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发生不同类型肌肉组织损伤的诊断例数和术后证实的例数,主要包括单纯性肌肉损伤、小腿肌肉远端损伤、跟腱断裂和跟腱周围积液,对两组患者各类型损伤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
, http://www.100md.com
    1.4 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 19.0软件展开数据分析,应用χ2检验,以百分比描述计数资料,当组间差异性表现为P<0.05时,即证明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与参照组单纯性肌肉损伤诊断准确率、小腿肌肉远端损伤诊断准确率、跟腱断裂诊断准确率和跟腱周围积液诊断准确率相比,研究组偏高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运动性损伤主要指的是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现象,该病症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为患者对肌肉进行过度使用后,致使患者关节或者是肌肉出现损伤,并且倘若患者再出现剧烈疼痛时还持续进行运动的情况下,损伤程度也会随之而加深;2)为训练方式不适宜,对于运动性损伤患者来说,通过训练以后其实际机体功能仍然没能够有所恢复,或者是患者在训练过程出现疼痛这一表现
, 百拇医药
    后仍然坚持训练[3];3)为生物力学因素影响,通常来说在高强度训练过后,患者会出现肌肉损伤这一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如果仍然坚持将强度增加,则会给患者肌肉带来更大的压力,该压力一旦超过了患者肌肉的承受力,则就会造成患者运动性损伤的发生。

    在对运动性损伤患者进行超声诊断时,其影像学特点主要取决于患者运动性损伤的实际程度、时间长短以及损伤的种类等。针对于运动性损伤患程度比较轻的患者来说,通过超声诊断可以显示出患者存在的小血管破裂出血且有渗出现象发生,肌腱、肌肉未断裂现象[4];针对于运动性损伤比较严重的患者来说,由于患者本身缺乏对休息的意识,从而造成患者肌肉出现反复性撕裂的现象,在这种慢性损伤的影响之下,患者会逐渐形成瘢痕或者是肌肉表现出纤维化,这个时候的超声诊断图像会显示出边界不清晰的强回声区或者是混杂回声区[5-7]。早期诊断对于运动性损伤患者临床治疗工作的顺利展开来说意义重大,应用超声检查,能够更系统的、更全面的、更有序的将患者的实际损伤情况反应出来,有助于为患者的后续治疗工作提供决策性依据,有助于为患者健康的恢复的打下良好的基础,具有比较显著的鉴别优势[8]。在超声检查中,能观察到患处周围是否存在血肿以及较大血管等,对软组织周围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快速可靠的依据[9]。超声检查的穿透力较强,吸收衰减较少,而且检查分辨率较高,能使患者的肌腱、肌肉、筋膜、腱鞘、外周神经等部位的相关结构清晰地展示出来,发现细小的病变,如损伤、感染、异物等,获取到准确的诊断信息,能多方向进行检查[10]。超声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较高,在检查后,获取检查结果的速度较快,检查中,对患者不存在创伤,不会产生较强的疼痛感受,能重复进行检查,在操作上也比较简单,检查中的优势非常明显[11]。能对检查结果进行快速量化测量,确定肌肉组织、肌腱等之间的阻差界面,对深部组织以及较大的病变,能更好地显示出全貌,了解到病变的位置和相关信息,掌握肌肉活动的动态变化情况[12]。超声检查花费不是很高,对患者产生的负担较小,增加检查的优势,患者的接受程度更高,方便检查工作的进行,而且随着检查技术以及成像技术的不断成熟,在检查中的准确度越来越高,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进行应用[13]。, http://www.100md.com(徐晶)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