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保健版 > 休闲生活 > 音乐与健康
编号:13353655
美妙的音乐也可致聋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20日 保健时报 第1085期
    

    很多人都知道,噪声会损害听力,影响身体健康。但是你知道吗?美妙的音乐,也有可能是潜伏在身边的“听力杀手”,危害并不亚于强噪声。

    电子产品藏危机

    过去,人们大多关注职业性噪声损害的防治,殊不知,非职业性噪声损害更需要关注。噪声可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物理学概念,是指强度和频率随机组合、毫无规律的声音。

    二是心理学概念,即人们不喜欢、不需要、厌恶的或影响到人们休息、学习和心情的,即使是音乐,也会变成噪声。

    三是社会学概念。噪声是人的主观感受。比如某人喜欢的声音,对于另一个人可能就是噪声。

    随着电子化产品的不断开发和使用,尤其高贝斯耳机在青少年人群中的广泛应用,其潜在的、致残性危害日益严重。人们陶醉于其中的那些激昂、幻动的音乐,可能隐藏着“耳聋杀手”。

    噪声影响全身健康

    耳的另外一个重要功能是维护身体平衡,所以,噪声还会危害耳的听觉系统,引起头晕。噪声还影响精神、心理和行为等,进而引起头昏、头痛、心慌、烦躁、焦虑、失眠、耳鸣等神经衰弱的表现。除此之外,噪声对心血管、消化系统都有影响,可表现为血压增高、恶心、消瘦,免疫力下降,有时还会影响视力。

    耳鸣或为耳聋先兆

    通常,噪声对听觉系统的损害都是慢性创伤,常见的耳鸣往往是噪声性耳聋的先兆。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的人在出现耳聋之前,一般会出现双耳持续、高调耳鸣,也有人会出现其他频率类型的耳鸣,如蜂鸣、电流声和轰鸣声。临床中发现,这些患者多属中、高频神经性耳聋。

    由于高频听力损失通常不影响听觉交流和言语表达,仅表现为恼人的耳鸣,因此极易被忽略。很多人以为耳鸣是因为上火或肾亏,由此错失了早期诊治的时机,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害。短时间、高强度的噪声,可以对听觉系统造成急性声创伤。如突发性耳聋,有些患者或可能表现为全聋,此时必须争分夺秒地救治,才有可能减少危害。患者若发生这种状况,一定要马上就医,千万不可延迟。

    对于已有噪声损害的患者,治疗期间应尽快脱离噪声环境,争取治疗后康复的机会。早期患者可以通过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补充维生素进行治疗。晚期及听觉不可逆损害的患者,可以选配助听器。还有一些患有焦虑、抑郁等精神或心理障碍的患者,也会出现耳鸣症状,此类人群需要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医生的引导和干预。, 百拇医药(蒋子栋(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