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4.06.20
编号:7830
表达不满五原则(沟通艺术)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20日 生命时报 2014.06.20
     每个人都可能因工作压力、日常琐事、人际冲突等感到郁闷、焦躁。但大多数人因担心他人不满而压抑情绪,次数多了就可能产生心理问题。牢记表达不满情绪的5个原则,既能说出想法,同时不损害人际关系。

    1.时限性原则。自己或对方在气头上时最好少说话,也不要等时过境迁再表达,否则会被误认为心眼小、爱记仇。不妨等大家的情绪都稍平静下来再表达。例如,不小心打坏了别人的纪念品,对方发火时,你可以通过拥抱、拍肩膀安抚他,等发泄完再道歉,告诉他你会尽量照样子赔偿一个。

    2.内外向原则。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一样。同样做错了某件事,性格内向的人敏感,外人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能让他觉察到并有所改变;外向的人大大咧咧,如果不明确地指出问题,他可能根本就感觉不到。所以,对前者要用委婉的方式表达,对后者要严肃、明确地指出其错误所在。

    3.一致性原则。表达的情绪要与激起情绪波澜的事件在内容上一致。比如被人当众指责很难堪,你要郑重告诉他:我对这种言行感到愤怒。但不可把过去的、与此无关的事情扯进来,否则会淡化当前事件的严重性,还可能把问题搞复杂。

    4.同水平原则。表达情绪时,要与引起不满情绪的刺激强度相吻合。比如同事随口说了句“你今天的衣服很难看”,如果怀疑他针对你,并大发雷霆,就很不合时宜。此时不妨淡然一笑,然后温和地指出他的话有点伤人。

    5.无伤害原则。表达情绪,目的不外乎让对方体会到我们此刻的心情,促使其反思、致歉,解决当前的问题,并保证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还要使双方关系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所以,表达情绪时尽量不要对他人造成伤害。关键在于控制好言辞的激烈程度,不可借题发挥,攻击对方。▲, http://www.100md.com(北京师范大学认知与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教授 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