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4.07.18
编号:12185
新加坡地铁站变成运动场(动起来)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18日 生命时报 2014.07.18
新加坡地铁站变成运动场(动起来)

     鼓励人们爬楼 播放运动短片

    新加坡地铁站鼓励人们运动的宣传牌和走楼梯的孩子们。

    (图片来自新加坡地铁公司官网)

    新加坡大部分上班族天未亮就踏上前往职场的路程,回到住处时已是夜色漆黑,这意味着许多正值青壮年的人没有时间锻炼身体。该国保健促进局局长洪合成曾说:“新加坡人为不锻炼找出的最常见理由就是‘缺少时间’。”在一个节奏异常快、工作压力非常大的国家,缺乏锻炼会导致人们的身体更易出现健康问题。为此,新加坡政府想了很多办法鼓励人们运动,还专门出台了一份身体活动指南,让奔波在路上的国人因地制宜进行锻炼。

    在新加坡,机动车车证价格昂贵,这对人们购车形成了限制。所以,包括MRT(地铁)在内的公共交通,成为当地人出行的首选。于是,保健促进局努力把遍及全岛的MRT车站变成一座座运动场。通过跟交通部门和企业合作,保健促进局在入口处等站点醒目位置粘贴了鲜艳活泼的宣传画,内容有鼓励人们走楼梯,多站立等。同时,来来往往的行人可以在站内和车厢内看到被称为“新加坡体操”(Great Singapore Workout)的电视短片,学习一些简单易行的锻炼动作。拥有巨大人流量的文礼站成为第一座“健康促进”地铁站。

    保健促进局计划出台的次月,隶属于新加坡地铁公司的11家车站就启动了健康运动活动。地铁站为了吸引人们锻炼颇费心思。比如在武吉士站,楼梯被刷成彩虹色。面对如此美丽的楼梯,忙碌的上班族都忍不住要走一走,在不经意间,完成了一次有效的体育锻炼。地铁站的这些努力,一方面,让人们在途中不断接受健康讯息,久而久之它们就根植在人们的脑海中;另一方面,人们在提高健康意识的同时,积极开展锻炼,如走楼梯、站立等,尽可能地接近或达到政府为人们提出的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的建议。

    地铁站固然重要,但它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点而已。活动身体、增进健康,需要人们在各种场景中进行。整体上,新加坡是一个适合体育锻炼的地方。除了常年如夏的稳定气候及优良的空气品质外,体育场所丰富多样、价格低也是重要因素。比方说,新加坡有为数众多、类型各异的公园,是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绝佳场所;新加坡政府近年来着力修建自行车道等公共活动场地;一些著名大学的运动场向市民开放等。很多公寓修建有标准游泳池、网球场,向居住于此的所有人开放,费用平摊到每位队员身上,只有几元钱。▲, 百拇医药(池 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