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预防保健 > 家庭医生
编号:16026
凌式手术,撑起“落难”子宫
http://www.100md.com 2015年6月16日 生命时报 2015.06.16
     开栏的话:从古至今,医生里从来不乏身怀“独门绝技”的“武功高手”,他们数十年磨一剑,练就的独创疗法、创新术式、康复发明等造福了千千万万的患者。从本期起,本版开设新栏目,挖掘医生们的各种绝活,为有需要的病患提供参考。

    凌式手术,撑起“落难”子宫

    本报记者 王 艳

    在病人眼中,他是一位手术精湛、妙手仁心的妇产科医生;在同事眼中,他是一位爱琢磨、善创新,极富人文情怀的领路人。他就是中日友好医院妇产科主任———凌斌。6月2日,《生命时报》记者见到这位妇产科学界的“能工巧匠”,听他讲了治疗“落难”子宫(子宫脱垂)的绝活。

    “落难”子宫,难言之隐

    子宫脱垂是不少中老年女性的“难言之痛”,此病主要是由于支持子宫正常位置的韧带及盆底组织受到损伤或过度松弛,导致盆底组织脱出阴道。轻者咳嗽时憋不住尿,重者子宫完全从阴道脱出,引起皮肤黏膜溃烂、出血,让人痛苦不堪。但由于发病部位比较私密,很多女性有苦不敢说。凌斌教授在门诊上经常看到一些已经发展为重度子宫脱垂的患者,连自己的女儿都没有告诉,默默忍受或偷偷就医。
, http://www.100md.com
    和这个疾病“结缘”大概是20年前,当时凌斌刚成为科室主任,一个曾经带教过他的医生专程从国外回来,请他为自己的母亲做子宫脱垂的手术。受人之托的凌斌为患者进行了标准的“曼式修补手术”,当时手术顺利。然而一段时间后,他从别人口中得知患者术后发生了复发,他难过自责极了。从此以后,凌斌就开始琢磨怎么才能把常规的手术改良、减少复发,并决心闯出一条自己的路子。

    裤子理论,凌式特色

    传统的子宫脱垂手术治疗,大致有几个方向:1.切子宫。脱下来的盆底组织好比裤子掉下来,把它裁掉一了百了。但很多时候,脱垂的子宫是正常的,切掉它可能影响很多人的排尿功能、性功能,甚至出现阴道脱垂。用凌教授自己的话说,“子宫脱垂并非子宫之过,作为受害者的子宫本无疾病,人类百余年来却因此切除无数子宫,可谓妇科临床医学史上最大的冤案”。2.兜盆底。十几年前,欧美发明了一种全盆底重建的方法,把一些网片状的东西塞到女性阴道,像做了个菜篮子底儿似的把盆底兜起来。缺点是异物多,容易引起深部异物感染、破溃,性生活受影响。美国FDA曾对这个方法提出警告,提醒术后可能出现30%的并发症。3.做修补。适用于子宫脱垂Ⅰ度或Ⅱ度,缺点是容易复发。
, 百拇医药
    在已有的术式及前人的基础上,凌教授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一个大胆的“裤子理论”,即通过腹腔镜技术把“脱落的裤子”(子宫)从“裤腰”(子宫颈)处提起来悬挂固定在腹壁的筋膜上。机缘巧合的是,没过多久,一个30多岁的子宫脱垂患者找到了他,在听了这个“提纲挈领”的想法后愿意一试。最终,这个手术和预想的一样成功,这让凌斌非常振奋。这位年轻的患者不仅保住了子宫,术后很多年都没复发。之后经过十几年发展,凌斌创立的“微创网片腹壁悬吊术”日臻成熟,由于采用向上牵拉的方法,其所用网片显著减少,并发症也从欧美的30%大幅降到3%以下。尽管如此,凌斌并不知足,网片相关并发症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始终是他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他在“微创网片腹壁悬吊术”研究的基础上又开创了更具凌氏特色的“微创线性腹壁悬吊术”,只需一根手术线,三块很小的减张垫片就把子宫牢牢地悬吊在盆腔,令人困扰的网片相关并发症再次显著降低。

    术式简易,亟待推广

    凌斌介绍,子宫脱垂根据脱出程度分为3度。Ⅰ度为轻度,妇科检查可发现,无须治疗,注意休息及加强提肛训练促进盆底肌肉即可。Ⅱ度为中度,宫颈脱出阴道口,宫体仍在阴道内。Ⅲ度为重度,指整个子宫及阴道壁均翻脱出阴道口外。Ⅱ度以上都适用“微创线性腹壁悬吊术”。针对阴道壁的膨出,凌斌还有一套独创的修补技术,利用患者自己的组织进行反折缝合,既加固了盆底又没有使用异物,效果好还无排异反应。

    凌斌开创的“微创线性腹壁悬吊术”,整台手术不到30分钟,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地。3~5天就可以出院。并且花费少、并发症少、效果好,只要是能开展腹腔镜下宫外孕、子宫切除手术的医院,都能开展此手术,非常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http://www.100md.com(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