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7.09.26
编号:24599
低压不能一下子降太多
http://www.100md.com 2017年9月26日 生命时报 2017.09.26
     会影响心肌供血,增加心脏病发作风险

    受访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杨天伦

    本报特约记者 谢明霞

    一般降压药物在有效降低收缩压(即高压)的同时,都会伴随舒张压(即低压)水平的下降,而部分高血压病人是单纯收缩压高,舒张压并不太高。据统计,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高血压病人,半数以上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 毫米汞柱,舒张压<90 毫米汞柱,这与老年人大动脉弹性减退有关。很多病人都了解,收缩压需要降到140毫米汞柱左右,但舒张压应降到多少却没有概念。事实上,如果舒张压降太多,会增加心脏病发作风险。

    心脏昼夜不停地通过反复收缩和舒张的运动来维持人体血液供应,而心脏本身的供血更多是依赖舒张期的灌注。如果舒张压降太低,对心肌供血的影响会更直接。这种影响在伴有冠脉狭窄、左心室肥厚的患者中,会显得尤为突出。有研究表明,降压过程中病人舒张压水平过低,可能影响冠脉和大脑供血,严重时会引发心脑血管事件。特别是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和冠脉硬化的病人,若舒张压迅速降低至70毫米汞柱左右,可引起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同时明显降低心室射血分数,非心脏原因的死亡也显著增多。学界大部分观点认为,尽管随着血压水平的降低,脑卒中风险显著下降,但当舒张压<65 毫米汞柱时,卒中发生风险不降反升。因此,建议老年人舒张压的最低点应在75 ~70 毫米汞柱。

    不过,对于舒张压本身偏低的老年高血压病人,也不能因此就放弃对高血压的治疗,还要重视有无夜间低血压状态和体位性低血压。高血压病人若有这两种情况,且舒张压偏低,更会加大对心血管的危害。医生将会综合病人有无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及血管硬化程度等情况,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