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9.09.03
编号:85684
团体疗法:围坐一起解心愁
http://www.100md.com 2019年9月3日 生命时报 2019.09.03
     良性互动吐露心声 减少孤单共同治愈

    团体疗法:围坐一起解心愁

    受访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 黄建军

    本报记者 张筱悦

    喜欢看美剧或外国大片的人可能在荧幕上看到过这样的画面:一群有酒瘾的人围坐在一起,他们之中或许有人相互认识,或许之前从未谋面,却对他人吐露自己的心声,诉说最近有没有喝酒,为什么喝酒……旁边站着一位“主持者”,每当有人倾诉完,主持者就会予以评价或是告诉大家接下来谁发言、做什么。这种做法就是心理治疗方法中的团体疗法。

    团体疗法最早起源于美国,在19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雅各布·莫雷诺在心理剧发展过程中首度提到这一词,主要是指一群特定人群与治疗师通过谈话或其他治疗手段,达成治疗目标的心理疗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黄建军告诉记者,团体疗法又称“小组治疗”,一般会涉及多名患者,少则3~5人,多至十几人,这些患者之间没有联系,不一定有相同的症状,但在同一个治疗师的引导下进行治疗。严格说来,团体疗法更像是一种治疗形式,而非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根据团体的特点以及自己的专业背景,来选择具体的治疗方法,既可以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来改善患者症状,也可以利用精神动力学的理论技术开展团体分析,帮助患者完成心理成长,或利用绘画、舞蹈、园艺等形式组织团体成员进行多种活动和领悟,从而释放情绪、缓解症状。治疗师作为旁观者和带领者,在促进团体的形成和治疗进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团体疗法通常由医院、心理机构或学校心理中心发起,以一个治疗主题的形式招募和展开,比如灾后心理干预、青少年叛逆、情绪管理、成瘾治疗、心理成长等,符合主题的患者自愿报名后,再由发起者评估是否适合接受治疗。相比一对一的心理治疗,团体治疗能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社交网,让患者觉得自己并不孤单。“很多心理问题都反映出不良的人际关系,在团体治疗中,患者可以发现自己不良的人际关系模式及思维方式,并可以通过团体的良性互动摆脱以往不愉快的人际体验。”此外,黄建军还指出,团体治疗可以节约成本,缓解心理咨询师不足的情况,比如在地震等大型自然灾害发生后,要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但由于受灾人数较多,而能到达灾后现场的治疗师十分有限,此时,团体治疗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但团体治疗也有其局限性,一般症状较重、无法与其他成员进行互动,甚至有冲动行为的患者不适合该疗法。

    如今,越来越多的团体疗法形式开展起来,帮助人们快速高效地缓解心理压力、减轻心理症状、完成心理成长。黄建军强调,要达到这种理想的效果并非易事,并不是说只要大家聚在一起就是团体治疗了,团体治疗对团体带领者的要求非常高,要具有专业系统的理论学习、带组实践,还要定期接受高级别治疗师的督导,方可真正发挥团体治疗的作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