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预防保健 > 家庭医生
编号:82678
黄体破裂,出症状就是“大事”
http://www.100md.com 2019年9月17日 生命时报 2019.09.17
     排卵期后突发腹痛 逐渐加重肛门坠胀

    黄体破裂,出症状就是“大事”

    受访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妇科主任医师 黄欲晓

    本报记者 王冰洁

    在医院进行超声检查时,一些女性朋友被查出卵巢上有囊肿,就会慌张起来。其实,女性在非经期出现这种情况有可能是生理性囊肿,属于正常现象,这个囊肿可能是“黄体”。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妇科主任医师黄欲晓表示,正常的育龄期女性每个月排一次卵,卵子排出后,原部位就会逐渐形成黄体。在卵子排出后7~8天,黄体的发育达到最高峰,其直径一般在2~3厘米,有时会更大。其中布满丰富的毛细血管,并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一般来说,黄体期是排卵后的两周,约12~14天。这期间黄体并不是十分脆弱,其内有少量出血,但如果出血太多,就可能增加黄体内的压力,发生自发性破裂,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但如果盆腔受到强烈的外力撞击或腹压过高,比如碰撞、剧烈运动、用力排便等,会造成腹腔内压力突然升高,导致黄体破裂。需要提醒的是,据相关统计,七成以上的黄体破裂是因不当的性生活方式所致。

    黄欲晓表示,黄体破裂是妇科的急腹症之一,但并不算十分常见。如果黄体破裂仅造成较小的血管破裂,腹腔内出血量较少,多选择保守治疗,以卧床治疗为主,使腹部远离挤压;对症使用止血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需要提醒的是,20~40岁育龄期女性是黄体破裂的好发人群。在排卵期后一两周内,如果女性突发下腹撕裂感疼痛,尤其是出现在剧烈奔跑、跳跃或性生活后,并逐渐加重,伴随不同程度的肛门坠胀感(如便意、局部下坠、胀痛、异物感等),可能预示着黄体破裂,需及时去医院就诊。出血较多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无力、头晕、脸色发白,甚至四肢发凉等失血性休克的症状,严重时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必须引起重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