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9.11.08
编号:85422
废玻璃没人回收,太可惜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1月8日 生命时报 2019.11.08
     自然界中难降解 重新利用价值高

    废玻璃没人回收,太可惜

    受访专家: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马 军

    本报记者 高嘉悦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刘女士最近从家中收拾出十几个废玻璃瓶,每个都洗刷好,等待上门回收,可是收废品的小贩却拒绝回收,并表示即便白送也不要,她只好将那些玻璃瓶全部丢弃。刘女士感到很困惑,玻璃作为可再生资源,曾经都有小贩回收,一个瓶子可以卖几分钱,为什么现在反而没人要了呢?

    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废玻璃毫无疑问是可回收物,之所以收废品的人拒收,主要是因为玻璃制品体积大、不易存储;重量大、运输成本高;易破损、回收利润低等。回收废玻璃,一般来说先要分类、清洗,一部分经挑选后可直接重新应用,另一部分经粉碎、预成型、加热焙烧后,可再生产成玻璃或做成各种建筑材料。但从收集到打碎、加工,再到运输的成本太高,形成收运处置成本倒挂,使得回收厂家没有积极性。

    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原本应作为可回收垃圾的废玻璃,因其价值太低,无人问津。即使在一些实施垃圾分类的城市,作为低价值可回收物,废玻璃还是被扔进干垃圾桶,运向填埋场或焚烧炉。

    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硅酸钙和硅酸钠等,化学性质非常稳定。相比以塑料垃圾为主的白色污染,废玻璃制品中的二氧化硅在自然环境下更难分解,也无法在填埋中降解。部分玻璃制品还含有锌、铜等重金属,填埋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另外,玻璃是不可燃物质,一旦进入焚烧炉,就会软化附着在炉壁上,影响焚烧效率。因此,马军认为,废玻璃还是应该回收利用。

    与国外相比,国内废玻璃回收率仅为13%,远低于50%的世界平均水平,大量废玻璃没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为解决成本价格倒挂问题,国内有的城市尝试对玻璃等低价值可回收物给予专项资金补贴,让它们可以从干垃圾桶里重回可回收物桶。

    马军还提到,玻璃的生产属于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如果能加强对玻璃生产行业的环境监管,也能够让回收玻璃提升市场竞争力。

    另外,国际上的一些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例如在欧盟,废玻璃回收远远领先于其他材料,回收率最高的是玻璃瓶罐,超过50%,在一些国家甚至超过85%。玻璃瓶能得到更多利用,原因在于他们有生产者责任的一个延伸。以荷兰为例,目前,该国超过89%的玻璃瓶得到回收。玻璃瓶回收不是把瓶子扔到垃圾箱,而是把玻璃瓶返给商店,从而得到一笔退款。可获得退款的包含玻璃软饮料瓶、大型有机玻璃瓶和一些小玻璃瓶或罐子等。所以,当居民从商店购买玻璃瓶装商品时,支付的价格其实也是包含着一笔小额押金,产品标签上会有显示押金数额。大部分超市都为这些玻璃瓶/罐设置了专门的瓶站,顾客用完瓶中物之后,把瓶子洗净,并在下一次购物时带到店里的瓶站。玻璃瓶回收器会打出一张纸质收据,结账时只要出示该收据,就可以取回押金。

    最后,马军提醒,居民扔玻璃等易碎垃圾时要以安全为先,丢弃时最好用一些软物包裹好,并轻放,以免造成破碎,划伤人和动物。▲,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