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9.12.10
编号:84895
褪黑素不是安眠药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10日 生命时报 2019.12.10
     褪黑素不是安眠药

    仅适用于夜晚白天轮班工作者、天亮才能入睡者以及需要倒时差者

    大连市中心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 张士红

    褪黑素又名松果体素,是一种可以使皮肤颜色变浅的神经激素。它由大脑松果体分泌,受昼夜节律影响,在黑暗环境下分泌活跃,与睡眠、情绪、生殖、肿瘤生长和衰老均有重要关系。

    研究显示,人体在35岁以后褪黑素水平逐年下降,80岁时降至极低水平,白天与黑夜差别趋于消失。褪黑素在英国是处方药,但在许多国家如中国、美国等,被当作保健品使用。由于褪黑素是强内源性自由基清除剂,可以抗氧化、防止细胞衰老,有些年轻女性会长期把褪黑素当美容品来用;它的分泌受光照制约,少量补充可以引导自然睡眠,所以也有人把它当安眠药;相关研究还表明,褪黑素可透过血脑屏障延缓老年痴呆的发生。

    失眠患者的褪黑素水平通常较低,短期服用小剂量褪黑素是安全的,不容易产生依赖性。但这并不代表它可以替代安眠药,而且其应用仅适用于三种情况:一是夜晚值班、白天睡觉的轮班工作者;二是睡眠时间后移,如熬到凌晨甚至天亮才能入睡者;三是需要倒时差的出差人士。这些因褪黑素缺乏而导致睡眠障碍的人群,睡前1~2小时服用2毫克褪黑素可以有较好的助眠效果。

    但除了这些,褪黑素并没有其他的神奇功效,反而有不少副作用。而且,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褪黑素制剂常常剂量偏大,超过了国际推荐的每日服用剂量。褪黑素首过效应大,血浆半衰期短(20~30分钟),生物利用度差(15%),对相关受体的作用缺乏选择性,可诱发其他负面的生理效应(干扰免疫、影响其他激素循环等)。尤其是对一些因紧张焦虑、疼痛引起的失眠,以及脑血管病等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失眠,补充褪黑素是无效的。长期过量服用,还可能影响机体褪黑素的正常分泌,进而导致睡眠功能紊乱、内分泌系统紊乱,加重失眠症状;也可能造成低体温,导致泌乳素释放过多而不孕。对于老年人,服用过大剂量的褪黑素可能会促使大脑血管收缩,增加中风风险,不建议服用。

    目前有关褪黑素的安全性研究相对较少,建议患者不要用它来代替安眠药,年轻人也不要把褪黑素当成抗衰老药服用。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才是助眠、抗衰老的根本。▲,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