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3.27
编号:83360
专家直播营养课堂,解锁科学抗疫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27日 生命时报 2020.03.27
     2020安利纽崔莱营养中国行线上启动

    专家直播营养课堂,解锁科学抗疫

    “喝茶抗新冠病毒”“生姜抑制病毒”“纳豆防肺炎”……这些说法让人真假难辨。如何掌握科学抗疫必备的防护、营养和运动知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月22日,“打造健康防线,专家直播课堂”活动暨2020安利纽崔莱营养中国行启动仪式在线上举行。环球时报、生命时报、腾讯新闻多家权威机构,携手行业知名品牌安利纽崔莱,以及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三级职员马爱宁主任、环球时报社副总编辑兼生命时报社社长吴天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左小霞等卫生健康、营养学界的专家们,通过线上直播,科普“养生千万条,科学第一条”。

    提升营养素养,助力疫情防控
, 百拇医药
    营养是生命和健康的物质基础,营养素养是健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疫情当下,人们对于营养健康知识的需求迅速放大,但公众的营养素养并未随之显著提升,各类养生健康谣言频发。本次活动发布的《国民营养素养报告》显示:国民对营养谣言鉴别能力不高,平均得分65.8。

    今年的安利纽崔莱营养中国行,将主题确定为“养生千万条,科学第一条”,正是在及时回应这一社会热点和公众需求。安利中国总裁余放介绍,针对公众营养健康意识持续加强、需求更加多样化的趋势,今年的营养中国行将体现两个特点:第一是在内容上聚焦营养与免疫力的健康指导,第二是为儿童青少年、男士、女士、中老年等不同人群,提供定制化的专业营养健康指导,让公众提升营养素养,掌握必要的营养科学知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三级职员马爱宁主任说:“普及防控知识,提高公众防控意识和能力,是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的重要保障之一。中国健康教育中心针对疫情防控和公众问题,发布了系列健康教育材料,其中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知识普及,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内容,更是公众关注的话题。”环球时报社副总编辑兼生命时报社社长吴天红表示,“吃的学问”对免疫力提升至关重要,生命时报等主流媒体有责任和义务为大众提供靠谱的营养信息。
, http://www.100md.com
    科学补充,均衡营养构筑免疫力

    目前没有任何特定食物,比如茶、生姜、纳豆等能够帮人抵抗新冠病毒,但是通过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使身体处于良好状态,有助于提高抗病能力。第一,食物多样,每天至少摄入12种食物,应包含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第二,多吃蔬果、奶类、大豆,不以果汁代替鲜果;第三,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第四,少盐少油,控糖限酒,足量饮水,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毫升),提倡饮用白开水和茶水;第五,合理选用营养素补充剂。在饮食的基础上,每天要保证有一定量的活动,比如原地跑或走、室内体操、下蹲、仰卧起坐等,时间不少于30分钟,也可在空旷人少或通风良好的户外进行慢跑、快走等。

    正在武汉抗击疫情防控第一线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告诉网友,对于大众而言,在抗击疫情当中,除了健康的生活方式,还要通过合理膳食构筑自身的免疫力,蛋白质摄入必须保证,维生素C、锌、铁、膳食纤维等营养素也不可或缺。
, http://www.100md.com
    针对陆续复工的人群,如何兼顾营养和安全,成为上班族普遍关心的问题。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左小霞强调,复工进餐同样要遵照膳食平衡的原则,有些白领为了减少午餐时间和人员聚集,用零食代替午餐或不吃午餐,这样的做法达不到膳食均衡,人体缺乏必要的营养素补充,反而影响正常免疫系统,得不偿失。

    2020安利纽崔莱营养中国行,线上开启定制营养课程

    自2011年起,“安利纽崔莱营养中国行” 9年来汇聚了中国营养健康领域权威专业机构、专家、媒体,围绕公众营养健康方面的关切,传播权威、科学、实用的营养知识,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疫情期间,安利纽崔莱营养中国行2月中旬启动了线上“营养健康公开课”,邀请疾控中心、协和医院、北医三院、地坛医院等28位营养健康领域权威专家学者,通过文章、直播、抖音短视频等形式,针对公众关注、与抗疫相关的营养健康问题,进行指导和答疑,累积已有1500多万观看量。▲

    (陈 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