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5.29
编号:90037
激动和过劳,诱发一半猝死
http://www.100md.com 2020年5月29日 生命时报 2020.05.29
     对5516例猝死者进行尸检发现

    激动和过劳,诱发一半猝死

    受访专家: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主任医师 刘 芳

    本报记者 任琳贤

    心脏病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危害健康,甚至有些人的心脏病首发症状便是猝死。近日,全国性学术期刊《中国急救医学》发表论文《我国5516例尸解猝死病例流行特征分析》。通过对5516例猝死者进行尸检发现,猝死的首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占比达57.8%,30~63岁是心源性猝死高发年龄,主要诱发因素是情绪激动(26%)和劳累(25%),其次是饮酒和过饱等。也就是说,太激动、太劳累是猝死的头号诱因。

    “要了解心源性猝死,可以先从心脏结构说起。”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心内二科主任医师刘芳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心脏就像一座四居室的精密房子,水路负责供血,即血液通过静脉系统回流入心脏,再经由动脉系统流出心脏;电路即心脏传导系统,负责发电,电路放电一次,心脏就跳动一次,这就是我们的心率;门窗即心脏瓣膜,相当于开关,正常时,血液在开关的配合下由左右心房流向左右心室,再由左右心室射向主动脉和肺动脉;墙壁即心肌,心肌在血液的滋养下保持活力,一收一缩,一刻也不停歇。如果冠状动脉被堵死,心肌就会缺血坏死,进而可能发生猝死;如果出现心律失常,整个心脏的泵血规律就会混乱,发生室速甚至室颤,引发猝死;如果瓣膜出了严重问题,会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并发心力衰竭、心律紊乱等问题,也可能导致猝死。
, 百拇医药
    为什么太激动和太劳累成了最大诱因?刘芳说,当情绪反应过度或身体长时间高负荷运转时,交感神经处于过度兴奋状态,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动脉斑块破裂,心脏生物电活动紊乱,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从而诱发猝死。当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熬夜加班、嗜烟好酒、频繁出差应酬,尤其是一些中青年人,时常面临情绪过激、过劳等情况,猝死比率逐年攀升。这就如同一辆机动车,经常跑长途,但又不定期保养,出了小问题也不修理,就可能随时报废。我们的身体也一样,做好以下日常养护,才能不让它处于崩溃边缘。

    定期体检。普通人群每年要进行心电图、抽血化验等规范体检,有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心肌病等基础疾病、“三高”、心源性猝死家族史等高危人群,最好每年到医院进行全面心脏检查,评估猝死风险,做出预防和治疗决策。

    关注信号。心源性猝死并非没有信号,只是容易被忽视。一过性晕厥、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心慌、腹痛等,尤其是症状持续性、进行性加重,都可能是心源性猝死的先兆。高危人群及有长时间劳累或剧烈活动、情绪过激或持续不佳、过量饮酒吸烟等情况者,要格外警惕,出现相关症状后,尽早就诊,进行病因诊断。

    日常维护。控制体重,平时要坚持一周三次左右的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年轻人推荐慢跑、游泳等,老年人可选择快走、打太极等,运动强度一定要循序渐进;减少久坐时间,每隔1~2小时起身活动10分钟;避免熬夜,尤其不要带着坏情绪入睡,高危人群更要学会疏解压力和负面情绪;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果,戒烟控酒。

    学习急救。有关资料统计,在患者心跳、呼吸骤停后4分钟内开始心肺复苏,6分钟内到达医院继续抢救的话,抢救成功率可达40%以上。如果身边有人猝死,首先要拨打120,周围有自动体外除颤仪的话可优先使用,或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压(十指相扣,双手掌跟叠加,手臂垂直,按压位置为两乳头中间,深度为5~6厘米,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