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7.21
编号:89010
给肝炎患者做人工呼吸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21日 生命时报 2020.07.21
     给肝炎患者做人工呼吸

    江苏省人民医院原感染科主任医师 奚安义

    那是1959年9月下旬的一个上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那时叫南京市工人医院)九区内科病房,我们正忙碌着。突然,急诊室的同事急冲冲用担架送进来一位昏迷的女病人。我们立即上前施救。当时病房爆满,只好把她加床安置在走廊的转角处。

    我当时是住院医师,管床实习医师是陈巩荪,主治医师生病未当班。我们两人一边仔细检查病人,一边了解情况。病人25岁,农民,深度昏迷,巩膜、全身皮肤深度黄染,初步诊断为暴发型传染性肝炎(当时医学尚未能给肝炎分型为甲型或乙型,暴发型肝炎病死率在九成以上)。我们立刻给予病人保肝退黄,支持治疗,输注能量、电解质以及特级护理等,并在床边寸步不离地守护,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只求病人能平安渡过难关。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到了上午11时左右,病人病情突然恶化,喉有痰鸣音,呼吸骤然停止,随时会有生命危险。那时,病房内没有电动吸痰器等先进设备。情况危急,我来不及多想,毫不犹豫跳上病床,给病人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口对口吸痰。大约十分钟后,病人呼吸稍有恢复,我已是满头大汗。陈巩荪医师见我累了,接着跳上病床接替我,继续给病人做人工呼吸和口对口吸痰。我们先后有序地按压病人胸部,吸出一口口黏液、脓痰和血水样液体……就这样,齐心协力忙到中午12点半,病人呼吸道终于畅通了,氧气得以顺畅地进入病人肺中,病人的自主呼吸逐渐恢复,面色逐渐现红润起来,顺利逃脱险情。之后,又经过九天九夜奋力抢救,病人终于苏醒,恢复了意识。再经过精心护理,这位病人最终痊愈出院。

    我们知道,肝炎具有严重传染性。只是当时眼睁睁看着病人呼吸停止了,救死扶伤的职责让我毫不犹豫冲上去进行口对口吸痰、人工呼吸。当时内心只有一个想法:把病人从死亡边缘上救回来,根本顾不上传染这回事。果不其然,经过一段潜伏期,在医院首次开展检验肝功能时,我志愿献血做试验,查出转氨酶高达79单位,比正常人高出1倍——我被传染上了肝炎。后来,和我一起抢救病人的陈巩荪医师也不幸发作肝炎,且病情较为严重,经过奋力抢救方获治愈。

    治病的过程是折磨人的。到了现在还会有人问我:“当时你后悔吗?”我的回答依然和60年前一样:“绝不后悔。”从我穿上这身白大褂开始,我就明白:救死扶伤是我们医护人员的天职,个人的牺牲在所难免。▲(本文由邓弋雁、姜航整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