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7.21
编号:89035
“妈妈别走”,该怎么应对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21日 生命时报 2020.07.21
     “妈妈别走”,该怎么应对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杨 丽

    妈妈早上急着出门上班,宝宝却拉着妈妈,不停地说“妈妈别走”,眼泪差点流下来了;幼儿园门前,宝宝不肯进园,呼喊着“妈妈别走”……遇到这种情况,妈妈们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妈妈内心不要纠结。妈妈的情绪会影响孩子,如果妈妈很内疚,觉得自己不能同时兼顾工作和照顾陪伴孩子,内心就会变得痛苦。其实,这种想法大可不必。幼儿时期虽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黄金期,但宝宝只要每天能见到妈妈,和妈妈有亲情互动,入睡时有妈妈陪伴,孩子的安全感就不会受影响。妈妈开心工作,宝宝快乐长大,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其次,接纳孩子的情绪并拥抱孩子。当宝宝与妈妈分离时,焦虑是正常的。这时,妈妈一定要和宝宝抱一抱、亲一亲,身体接触是表达爱的有力方式。妈妈可以说,“宝宝不想让妈妈走,你很伤心,妈妈也很想一直陪着你,但妈妈要上班,我答应同事会按时到。” 需要提醒的是,有些妈妈习惯说自己上班是为了赚钱,给宝宝买奶粉、买玩具,这么做其实并不好。用上班是遵守与同事们的约定的说法,更能让孩子从小明白,工作是需要责任感的。

    再次,明确告诉孩子再次见面的时间并果断离开。如果是妈妈本人接孩子放学,可以这样说,“等你放学了,妈妈就来接你了。” 如果回到家才能再见到宝宝,可以说:“全家人一起吃晚饭时,妈妈就回家了。”这样就会给孩子一个合理的预期,一个安全感充足的孩子知道自己不会被遗弃,妈妈一定会回来的。无论孩子是否哭闹,妈妈一定要果断离开,千万不要一步三回头。孩子的注意力是短暂的,安全感充足的孩子容易被老师或家人安抚,从而很快去其他环境中寻找乐趣。

    需要强调的是,妈妈一旦和孩子承诺了来接他,就一定要履行诺言。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太了解妈妈的日程表可能会更改,他们的变通能力较弱。宝宝不会知道,妈妈可能临时加班,或交通堵塞,他的内心解释是“妈妈说好了,为什么没来接我,是不是我不乖?” 所以,妈妈们要切记,不要轻易许诺,因为一次失信就可能为下一次和宝宝的分离带来更多麻烦。另外,养成离开跟宝宝“说再见”的习惯,不要不辞而别或悄悄离开,这对孩子安全感的建立非常不利。▲,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