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8.07
编号:88670
用沙星,警惕九种“毒”
http://www.100md.com 2020年8月7日 生命时报 2020.08.07
     用沙星,警惕九种“毒”

    可能引起光敏感、神经毒性、肝肾毒性等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药学部药师 刘 静

    说起喹诺酮类药物,人们或许有些陌生,但若提到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等“沙星”,大家可能就都有所耳闻了。喹诺酮类抗菌药主要用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骨和关节感染及腹腔感染等。这类抗菌药在广泛应用的同时,其不良反应也值得高度重视。

    1.警惕过敏反应。喹诺酮类药物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报告不少,一些患者在首次给药后即发生,有些可伴随有心血管系统衰竭、丧失意识、刺痛、咽或面部水肿、呼吸困难、荨麻疹、瘙痒等。

    2.警惕神经系统毒性。该类药物可能会产生的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包括焦躁、激动、失眠、焦虑、头晕、震颤、抑郁等,使用注射剂时一定要避免滴速过快。也有报告指出患者使用喹诺酮类药物产生外周神经病变症状,包括疼痛、烧灼感、麻刺感以及无力等。

    3.注意对血糖的干扰。曾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引起血糖紊乱的报道,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同时口服降糖药物或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对于此类患者,应密切监测其血糖变化情况。

    4.注意光敏感性/光毒性。用药后若暴露于强烈阳光或紫外线下,会发生中度至重度的光敏感性/光毒性反应,表现为过度的晒伤反应,如烧灼感、红斑、水泡、渗出、水肿,常出现在暴露于光的部位。

    5.注意肝毒性。已有报告表明长期或者大剂量使用某些喹诺酮类药物可导致肝脏损伤,例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使用时注意监测肝功能。

    6.注意心脏毒性。某些喹诺酮类药物,如莫西沙星,可以使心电图的QT间期延长,少数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老年患者更容易受药品相关的QT间期的影响。已知 QT 间期延长的患者、未纠正的低血钾患者、使用 IA 类(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和Ⅲ类(胺碘酮、索他洛尔)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患者,均应避免使用。

    7.注意肾毒性。肾功能不全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减量或延长给药时间,重度肾功能不全者慎用。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可能导致结晶尿、血尿和管型尿,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故患者在服药期间应注意多饮水,稀释尿液,每日饮水量应在1200毫升以上。

    8.注意对跟腱的不良反应。喹诺酮类药物可能引起跟腱炎和跟腱断裂,孕妇、未成年儿童应尽量避免使用。患者一旦出现疼痛、水肿等肌腱炎症,应立即停用。

    9.避免与某些药物合用。本类药物会减弱人体对茶碱的代谢,从而引起茶碱中毒症状;与胺碘酮、奎尼丁、特非那定合用,会增加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与环孢素合用时,注意监测环孢素的浓度并及时调整剂量;与华法林合用时,应注意监测凝血酶原时间;丙磺舒可减少喹诺酮类药物的分泌,从而增加其毒性;含铝、镁的制酸药、铁剂均可减少喹诺酮类药物的口服吸收,不宜合用。此外,喹诺酮类药物与口服降糖药合用可能引起血糖失调,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血糖。▲,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