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9.08
编号:88076
晚年留神长成“软胖子”
http://www.100md.com 2020年9月8日 生命时报 2020.09.08
     肌肉减少脂肪增多 易患慢病身心脆弱

    晚年留神长成“软胖子”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医学科、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医师 马丽娜 □吉 彤

    “软胖子”即体型偏胖且脂肪多、肌肉少的人,这一昵称听起来可爱、软萌,却潜藏着不小的健康危机。它的学名为“少肌性肥胖”,是老年人一种肥胖类型,临床上以骨骼肌力量降低、质量减少、功能减退和肥胖为主要特点。

    随着年龄增加,在生活方式和激素水平的影响下,人体总脂肪量不断增加,一旦未加注意,就会出现肥胖,肌肉细胞间被脂肪浸润,影响肌肉质量。与此同时,肌肉质量下降会使人的代谢和消耗降低,促进脂肪增加,产生恶性循环,导致“少肌性肥胖”。有统计显示,预计在未来35年,全球将有1~2亿人受到此病影响。

    肥胖和肌肉减少相互协同,双重代谢压力,不仅会使老人身体衰弱、活动受限、生活质量降低,还会极大增加老人的健康风险,比如失能、跌倒和骨折风险增加,胰岛素抵抗、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代谢病风险增加,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增加死亡风险。
, 百拇医药
    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体质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和体脂率来评估肥胖:BMI≥30,体脂率男性≥25%、女性≥35%为肥胖;采用测量小腿周径筛查肌少症,男性<34厘米、女性<33厘米,还应进一步筛查握力,若男性小于28千克、女性小于18千克,且5次起坐试验用时大于12秒,可判断为肌少症。

    健康老人要防止成为“软胖子”,热量限制和体力活动是基石,可增加肌肉、减少脂肪。建议所有老年人,包括衰弱老人,每周至少运动150分钟,以中高强度有氧活动为主,结合两次非连续的抗阻训练。有氧运动可改善心肺功能,对抗肥胖,降低死亡率;阻力训练能增强老人肌肉力量、灵活性和平衡力。瑜伽、太极拳和水上训练等锻炼方式在理论上也是有益的。

    如果老人已确诊为少肌性肥胖,饮食、运动干预要更严格。

    饮食干预。限制热量摄入,补充蛋白质及微量元素。老年人的体重管理有挑战性,建议老年人每天适度限制200~750千卡的热量,同时保证足够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摄入。一般来讲,老人摄入的优质蛋白应为每天每公斤体重1克~1.2克,已患有肌少症或其他慢性病的老人可酌情增加,肾功能不全的老人应谨慎。为预防减重对骨代谢带来的不良影响,可每天补充1200毫克钙和800~1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减重目标为每周体重减轻0.5千克~1千克,或半年内体重减轻初始体重的8%~10%。

    运动干预。体力活动,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或两者结合,是一种强有力的治疗策略,可增强肌肉弹性、力量和持久性,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自主性。老年人常合并慢性病或失能,更推荐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运动方案。有氧运动应以峰值心率65%为目标;抗阻训练要做1~2组,强度为65%单次重复最大负荷,比如俯卧撑,用尽全力只做12个,就再也做不动了,12即为单次重复最大负荷,乘以65%即为日常锻炼的最佳数量,可防止肌肉骨骼损伤。

    需要注意的是,调整身体状态时,应关注体脂率和功能指标,不能仅仅关注体重,否则容易产生健康风险,如肌肉和骨量丢失。▲,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