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1.01.19
编号:90612
怎么和孩子谈钱
http://www.100md.com 2021年1月19日 生命时报 2021.01.19
     怎么和孩子谈钱

    告知来之不易 花钱合理有度

    受访专家:武汉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杨 健

    本报记者 张 健

    早期的财商教育,对孩子树立正确积极的金钱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很多孩子到了小学阶段,就已经对金钱有了一定认知能力。有时,孩子需要买文具、零食,有时和小朋友出门玩,经常会开口向家长要钱。这令不少家长犯了愁,有些家长甚至不知道怎么和孩子谈钱。

    “不要觉得太功利或没必要,羞于向孩子谈钱。”武汉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健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当孩子开口要钱时,家长不要回避,应认识到这是培养孩子养成正确金钱观的重要机会,对孩子的一生和未来社会生活至关重要。“不做金钱的奴隶,学会驾驭金钱。”杨健表示,这是孩子金钱教育的核心思想。根据孩子认知成长特点,家长应先告诉孩子钱是怎么来的,再告诉孩子应树立怎样的金钱观,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http://www.100md.com
    第一步,让孩子认识金钱。让孩子知道钱长什么样,而且越早越好。幼儿阶段就可以教孩子认识硬币、纸币,培养孩子对金钱的概念。

    第二步,给孩子树立“钱来之不易”的基本观念。这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理念,不管家境如何,家长要告诉孩子“钱不是从天上掉来的,而是靠劳动获取”。否则,孩子会觉得钱来得容易,不珍惜钱。

    第三步,家庭成员保持一致性。不管孩子找爸爸要钱,还是找妈妈要,或者找爷爷奶奶要,家庭所有成员对待孩子要钱的态度是一致的,回答孩子关于金钱问题的标准要一致。否则,容易让孩子的金钱观混乱,甚至产生扭曲的认识。

    第四步,控制好孩子用钱的自由度。所谓自由度,即孩子开口要钱时,家长不要所有的要求都满足;给了钱之后,要监管孩子如何使用。而且,监管宜紧不宜松。一旦家长监管太松,就给孩子开了一个口子,容易让他养成大手大脚、挥霍无度的消费习惯。例如,孩子想自己买双球鞋,但市面上球鞋价格差异较大,100~500元都有,家长最好只给孩子200~300百元,不要按最高标准给,更不要超标准给。
, 百拇医药
    第五步,教孩子合理分配钱。孩子花钱买了东西后,家长要和孩子讨论,这笔钱花得值不值,合不合理,鼓励孩子学会讨价还价。学会合理分配钱,这既是一种生活上的演练,也是孩子今后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根本。如果刚开始就没教好孩子合理消费,孩子容易养成很多坏毛病,比如买东西不还价,不看品质、不顾是否实用,全凭自己喜好。

    第六步,鼓励孩子存钱、赚钱。储蓄是一个良好的习惯,有助于孩子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超前消费。家长每次给孩子的零花钱,要监督孩子别一次性全花光。家长要让孩子有途径赚钱,如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设立金钱奖励制度,有利于孩子建立“钱是通过劳动得来”的概念,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劳动观。但需注意,孩子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性劳动,如洗自己的袜子、短裤,不应该给奖励。

    第七步,让孩子懂得“钱不是万能的”。一方面,家长要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重视金钱,另一方面也要让孩子明白钱不能代表一切,更不能替代亲情、友情,“有钱不一定会快乐,没有钱也不一定很倒霉”。例如,有家人生病的时候,可以告诉孩子金钱买不来健康。
, 百拇医药
    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让孩子学学投资和理财。家长可以带着孩子选购一些正规的理财产品,让孩子体验到钱是可以通过管理、投资“生钱”。杨健提醒,金钱教育有几个常见误区需规避。1.总和孩子强调“家里没钱”。家里确实困难,可以如实告诉孩子,但不要总挂在嘴边唠叨,更不要拿“我们家没钱,你不要总和别人比”的话说孩子,这样做会让孩子从小有一种沮丧感,变得自卑。孩子也难抵挡物质诱惑,容易走上歧途。2.常在孩子面前夸富。富养出的孩子,很容易形成骄奢的习惯。3.不教孩子理财。理财是让孩子思考金钱的规律,从小学会管理自己的“小财富”。4.压岁钱不监管或不给孩子。对于压岁钱,家长既不能不给孩子,也不能不监管。首先要和孩子明确,压岁钱属于他,一定会花在他身上。“这笔钱我先给你存着,留你考大学用”等此类欺骗不可取。其次,要和孩子说清楚,因为年龄小,这笔钱他现在不能自由支配,家长要参与管理。最后,告诉孩子每一笔钱花在什么地方,花在他的哪一项支出上。5.用金钱奖励孩子成绩。金钱奖励仅限于劳动,学习是孩子分内的事情,这种做法不可取。▲,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