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93939
迄今带出了32名博士
http://www.100md.com 2021年3月12日 生命时报 2021.03.12
     迄今带出了32名博士

    朱学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大医院)成立于1915年,有着悠久历史,院内都是些老建筑。由于地处中央核心区,翻新改造受到多方面限制,如楼高不能超过9米,经反复申请,破例也只能盖到15米。各个科室都要发展,空间和人才之争十分激烈。虽然当时本人是医院副院长,参与讨论与决策,但从医院发展大局考虑,皮肤科作为小科室,争不到更多“地盘”。怎么办?内部挖潜!

    最重要的是人才培养。我在担任科主任的8年中,每年招1~3位博士生,我前后带出了32位博士,大部分是在此期间培养的。由于有国外留学的经历,我是国内皮肤学界最早以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遗传性皮肤病基因突变研究的。我国遗传资源十分丰富,无论是病种还是病人数量都可谓取之不尽。加之我的学生都十分优秀,“心有灵犀一点通”,因此三年的博士生学习,大多用两年就能完成论文,并能在国际一流杂志上得到发表。这样,最后一年我就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引领他们往更细的专业方面发展。

    北大医院皮肤科现任李航主任,是本人2002级的博士生。他在2003年底就已完成论文,并发表在《英国皮肤科杂志》上。这样在第三年,就自筹了5000美金,推荐他去了美国,跟一位华裔皮肤科医生专攻皮肤外科。李航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刻苦学习、省吃俭用,学习期满,连同机票最后还剩了1000美金回来。目前,李航教授已是国内皮肤外科的引领者,预约他的手术(除癌症外)常需半年以上。同样的例子还有我科从事皮肤美容的吴艳教授,是本人2001级博士生,在完成论文后,被推荐去了美国洛杉矶大学旧金山分校,师从国际上著名教授彼特学习皮肤屏障、皮肤美容,为她日后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除了人才,还要解决空间的问题。我在任时,皮肤科病房有30多张病床,占据一层楼。鉴于医学发展、科技进步,原先需要住院治疗的不少病种已可在门诊治疗。我们决定将病房的空间压缩一半,床位减至22张。另一半空间除原有病理室外,开辟为手术室及激光美容室。这样暂时缓解了燃眉之急。

    传统上,皮肤科学主要围绕皮肤内科,如皮炎湿疹、银屑病、手足癣等。我科皮肤病理、医学真菌是传统强项,但要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一流科室,这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全方位发展。我们开设了皮炎湿疹、银屑病、结缔组织病、大疱病等专科门诊,由副高以上职称的医生负责。同时,还大力发展皮肤外科与激光美容。

    有了十几年前的这些精心培养与布局,如今这些年轻人都成了科室的骨干,在皮肤病学的各个领域,做到了百花齐放。(连载14)▲

    2004年,朱学骏教授(左)与博士生李航合影。,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