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92432
袁院士吴院士一路走好
http://www.100md.com 2021年5月28日 生命时报 2021.05.28
     本报记者 张 健

    5月22日13时02分,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的吴孟超,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短短5分钟时间,两位院士先后溘然长逝,国人闻之,无不哀思潮涌、惋惜嗟悼。

    5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委托湖南省委书记许达哲看望了袁隆平同志的家属,转达对袁隆平同志的深切悼念和对其家属的亲切问候。习近平高度肯定袁隆平同志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向袁隆平同志学习,强调我们对袁隆平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学习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学习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
, http://www.100md.com
    “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回国、学医、参军、入党,吴孟超将传奇般的一生奉献于祖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健康。他创造性地提出“五叶四段”的理论,建立“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的肝脏止血技术,成功施行了以中肝叶切除为代表的一系列标志性手术……即便做出这么多开创性贡献,但吴孟超更看重生命。从医70多年,他完成了1.6万余台肝脏手术,救治了2万多名患者,97岁时还完成了一台高难度手术,在医学界,这几乎是难以复制的奇迹。

    “天公何无情,一日坠双星。丹心映肝胆,稻田起琴声。”有人写下这样的短句,缅怀两位泰斗。“这世上没有神仙,也无需立庙,因为每一缕升起的炊烟,都是飘自人间的怀念。” 有人这样悼念袁隆平。“感谢吴老几十年来对我的培养,我要趁还在世为病人多做些工作,将吴老精神传承下去。”有人这样送别吴孟超先师。

    在两位老人的故乡、母校和长期生活工作的地方,民众纷纷自发开展悼念送别活动。长沙街头、黄浦江畔,鲜花汇成海洋,每一片花瓣都寄托着无尽的哀思;天空细雨淅沥,仿佛流尽了全国民众的眼泪。5月22日下午,当袁隆平院士的灵车自湘雅医院缓缓驶出时,街道两边已经站满了自发前来护送灵车的民众。“袁爷爷,一路走好!”的送别声此起彼伏,车辆用长久的鸣笛表达哀思。应家属要求,灵车开进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让袁老回到他奋斗的地方,最后看看他毕生钟爱的“杂交稻”。5月24日10时,袁隆平院士的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举行。“倾尽一城花,只为奠一人。”无数戴着口罩的民众从四面八方赶来,人们手捧鲜花、稻穗,队伍绵延几公里,只为向袁老做最后的告别。

    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福州三坊七巷吴孟超先进事迹展示馆等地,一朵朵白花整齐摆放。5月23日的上海风雨交加,但恶劣的天气阻挡不了人们对吴孟超院士的思念,除了吴孟超生前的同事、学生,还有很多与吴老素不相识的市民来到灵堂,献上一束洁白的鲜花,驱使他们冒雨自发前来的,是对吴孟超光辉事迹和高尚品格的敬佩之情。

    斯人已逝,精神不朽。两位科学巨匠的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守护着这片热土。以后,仰望星空时,别忘了浩瀚宇宙中有一颗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名为“袁隆平星”,还有一颗编号为17606的小行星名为“吴孟超星”,他们的精神将始终激励我们砥砺前行。▲(袁隆平院士、吴孟超院士的生平及成就详见2~3版), http://www.100md.com(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