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2.01.28
编号:95210
北京冬奥带热冰雪产业
http://www.100md.com 2022年1月28日 生命时报 2022.01.28
     受访专家:吉林省冰雪项目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委员 刘俊一

    沈阳体育学院教授、中国滑冰协会培训委员会主任 王石安

    本报记者 田雨汀

    2021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张家口赛区考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时指出:“同我们国家的强国之路一样,中国冰雪运动也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一方面要坚持自主创新,一方面要积极吸收世界上的先进技术和训练方法。”

    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有三大理念,即“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科技创新正是实现这三大理念的有力支撑。本期,《生命时报》邀请冰雪运动专家,带读者探索冬奥“黑科技”的一角,及其为我国冰雪产业带来的红利。

    高科技融入冬奥
, 百拇医药
    吉林省冰雪项目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委员刘俊一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身处冬奥场地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场馆始终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新科技、高科技充分融入场馆设计和建设中。

    特色设计。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是全世界第18条、中国第一条雪车雪橇赛道,地形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运用了钢结构、冰面设计等多种专利技术。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拥有亚洲最大的全冰面设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碳排放接近零。冬残奥结束后,这些场地能继续服务大众,让老百姓都能感受到“冰雪激情”。

    清洁能源。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实现100%“绿电”供应。延庆赛区接驳服务将使用氢能客车,节能和清洁能源车辆占比超过八成。除了能源供给,冬奥村中使用的餐具也非常环保,由薯类、秸秆等可再生、可降解材料制成。

    5G观赛。5G信号技术将覆盖所有冬奥场馆和连接场馆的道路,包括高速行驶的京张高铁。此外,本次赛事将采用5G+8K的技术进行转播,让视频传输在高山严寒中不减速,基于5G技术研发的云转播系统、自由视角观赛、子弹时间等将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般的观赛体验。
, 百拇医药
    暖心服务。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和雪橇雪车等项目的运动员备战和赛事运营中,采用了“北斗+冬奥”雪上智慧运动服务系统,它涵盖了运动员科学训练服务系统、环境风速监测和决策系统、越野滑雪裁判智能辅助系统、工作人员雪场保障系统,可为所有参与人员提供相应的服务与安全保障,非常具有人文关怀温度。

    科技防疫。当下全球疫情形势仍十分严峻,此次冬奥除了明确坚持简化办赛、远端防控、疫苗接种、闭环管理、有效处置、防控一体化外,还将应用气溶胶新冠病毒监测系统,对空气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新冠病毒进行高灵敏度检测,以保障冬奥安全举行。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随着冬奥“黑科技”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事物,我国冰雪产业迎来了跨越式发展。有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冰雪产业市场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虽在2020年遭遇疫情重创,但随着冬奥会临近,2021年冰雪产业开始复苏,市场规模接近6000亿元,约占体育产业市场总量的1/5。国家体育总局委托国家统计局开展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全国居民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冰雪运动参与率为24.56%,兑现了我国申冬奥时提出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庄严承诺。
, 百拇医药
    沈阳体育学院教授、中国滑冰协会培训委员会主任王石安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人们对冰雪休闲的向往成为旅游消费的市场基础。在东北很多风景区,都提供滑雪、滑冰、温泉等“一条龙”服务,冰雪产业借势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随着对冰雪文化认知的加深,越来越多的百姓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从雪服、冰刀、雪橇等器材,到场馆建设、配套设施及服务等,都对冰雪产业提出较大的集群化要求,在后奥运时代,冰雪运动、旅游产业一定会不断向高质量、高水平方向发展。

    刘俊一表示,中国市场的飞速发展为全球冰雪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未来,冰雪产业将带动相关经济,以更加自信的姿态不断向好发展,成为我国体育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未来要南展、西扩、东进

    挪威、芬兰等欧美国家的冰雪运动发展史已超过百年。我国虽然有悠久的冰雪活动历史,但仅限于生产生活需要,直到1953年,哈尔滨举行第一次全国冰上运动大会,中国冰雪运动才正式诞生。2000年时,国内只有50家滑雪场,滑雪人次不足30万。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后,中国冰雪运动全面驶入快车道,2019年,滑雪场达到770家,滑雪人次上升到2090万。
, 百拇医药
    我国冰雪产业在飞速跃进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发展难点。王石安表示,目前我国冰雪产业尚未达到最高层次,建设和管理方面还需要不断提高质量。部分省份的冰雪旅游增长稳中有快,但缺乏完善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机制,政府支持力度也比较有限,未来需要从文化、科技、政策等多方面赋能,促进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

    刘俊一认为,发展中国冰雪产业要讲求“中国制造、中国方案、中国特色”三大理念。“目前我国冰雪运动器材大部分仍是进口产品。” 王石安表示,希望随着研发技术和生产水平的提高,有更多的制造企业参与到冰雪产业中,优秀国产品牌和商品不断涌现,让中国冰雪产业全面实现中国制造。同时,相关场地设施也应向更高质量、更便捷、更丰富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政策、规划方面的大力支持。对此,国家体育总局正在加速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未来冰雪产业发展将有更适合国情的“中国方案”。此外,还应结合良好的冬奥氛围,在全国各地营造精彩纷呈的冰雪文化,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的战略,才能使后奥运时代的冰雪运动发展与旅游产业相辅相成,达到新的高度。
, 百拇医药
    让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对科技的重视,为体育发展潮流指出了新方向。未来,大众体育也将融入更多冬奥科技,让更多人享受其带来的便利服务,进一步刺激体育消费市场的增长。

    刘俊一介绍,未来冬奥科技将从两大方面融入百姓生活:一是场馆将可持续发展,在冬奥会结束后向民众开放,让更多人走进冬奥会场馆参与冰雪运动,感受冬奥场馆中的科技力量。

    二是以冬奥会为契机,国家科技部、各大高校、研究所等都在进行冰雪运动科技相关课题的研发,如发热雪袜、高科技雪服、智慧餐盘等,未来将逐步从服务于运动员转向大众冰雪爱好者,让百姓在科技创新的帮助下获得更好的体验,享受冰雪运动乐趣的同时,更科学、安全地提高身体素质。

    “冬奥对我们来说是百年不遇的良机。”王石安说,期待科技创新能全面满足冰雪运动的竞赛、娱乐和休闲旅游需求,促进我国冰雪产业高速发展。▲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碳排放接近零。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