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报》 > 第4994期
编号:123417
悼念二月河先生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2月1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994期
     惊悉作家二月河先生于12月15日病逝,着实不敢相信,求证于南阳亲友,方知先生已赴京就治多日,近日病情加剧,经救无效,不幸西去,令人唏嘘。

    我和先生相识于上世纪90年代末。那年夏天我常去南阳梅溪路的一家健身房锻炼身体,而先生拿一柄大蒲扇,就端坐在健身房马路边的树荫下,悠然地摇几下蒲扇,笑看着大街上车马喧嚣。我第一次看到时,立即就想到“大隐者,隐于市”的高士,人虽在繁华都市中,而心灵乃一方净土,不与世争,不与世浊,独善其身,优哉游哉。

    有一次儿子随我去健身,老远便喊“凌爷爷——”先生便走上前来,抱着儿子,很是亲切。儿子就问:“凌爷爷,你姓凌,怎么叫二月河呀?”先生顿时哈哈大笑道:“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七九天就是农历二月天了,黄河凌汛解放,万排齐发向东流——喽。”先生说流字时,故意拉得很长,眼睛笑成了一条线,在夕阳余晖下,脸庞愈发显得浑圆、亮堂,洋溢着自豪和幸福,仿佛大河就在脚下,万排齐发,滚滚东流,澎湃着磅礴大气。

    我那时已在卫校任职,又是主治医师,先生常说:“你的职业很令人羡慕,教师塑造人的灵魂,十年树木易,百年树人难;医生常救人于危难之际,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福报很大啊!”先生说起曾获得过南阳市自学成才奖一事,自然把学问看得甚高。谈及中医药,先生常常赞不绝口,尤其是罹患脑梗塞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多次感慨道:“纵览中国历史,中医药学是当之无愧的国学精华,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防病治病理念,与西医相比,各有千秋,如能取长补短,有机结合,一定会为人类健康做出大贡献!”我知是先生勉励后学,谨记在心,教学必悉心备课,亦教亦学,不敢懈怠误人,行医时辨证论治必悉心,理法方药求完备。面对病患,常怀敬畏之心,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知道先生身体不佳,曾去南阳探视,无奈来去匆匆,未及深谈。前几年有亲友从南阳送来先生签字的《二月河文集》,先生用史笔著文,用文笔立史,庙堂之高,江湖之远,无不尽收笔端。皇皇巨作13卷,花费了先生太多心血,长年累月的辛劳,使得肥胖、高血压、哮喘、糖尿病、脑梗死接踵而来。早几年,我受聘为国家中医药局全国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专家,先生曾来电鼓励。随后我把讲稿汇聚成册,出版了《脑卒中防治》一书,为先生健康计,早该送出一本。之所以未能送出,一则想亲手送交,当面请教;二则总认为是一本小册子,科普读物,送给大方之家,实在局促。就这样,犹豫再三,终未送出,竟成永憾。

    伏牛垂首,白河呜咽。先生的离去是文学界和史学界的重大损失。然而他的音容笑貌,他的大气磅礴,与康熙大帝的玉宇呈祥,与雍正皇帝的雕弓天狼,与乾隆皇帝的日落长河一样,都牢牢地印在了人们的心中。(崔书克), http://www.100md.com(崔书克 河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