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报》 > 第5002期
编号:123816
立历史潮头 发时代强音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2月3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002期
     二〇一八年精彩回顾

    故事

    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1978-2017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回顾40年来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的中医药发展历史,可以说是中医药从乏人乏术到全面发展、走向振兴的壮阔历程。本报推出“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连载9期系列文章,聚焦改革开放40年来中医药发展关键时间节点和关键事件,追寻历史印迹,还原精彩事迹,呈现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

    崔月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擎旗者(9月19日)

    从1979年到1987年,崔月犁主持全国中医药工作长达八年,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医药事业的风云激荡,提出“振兴中医”口号,推动了中医快速发展。退休后,他仍为中医药工作奔走呼吁,崔月犁之女张晓平深情回忆父亲与中医药的情缘。
, http://www.100md.com
    屠呦呦 让中药青蒿成为济世“神草”(12月19日)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颁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穿越40年,中医药改革再起航(12月20日)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医药经历了多个命运节点,实践证明,要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中医药的要求,深化改革是关键一招、必由之路。

    新中国、新时代对中医药认识的两次飞跃(12月21日)

    从毛泽东到习近平,正是在新中国、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中医药认识的两次飞跃,使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 百拇医药
    洞见

    毛泽东:中西医一定要结合起来(10月11日)

    关键词:毛泽东批示西学中六十周年

    1958年10月11日,毛泽东在《卫生部党组关于西医学中医离职班情况成绩和经验给中央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实践证明,毛泽东的这一批示是中医药学及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史上最光辉的经典篇章。

    中医药作为国家战略的四个价值取向(12月13日)

    关键词:中医药价值

    在近代西方现代化浪潮中,很多国家的传统医学被摒弃和中断,唯有中国的中医药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下,一直保持了稳定持续健康发展,成为目前保存最完整、影响力最大、使用人口最多的传统医学体系,其所蕴藏的无数极具价值的宝藏正不断得以发掘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 http://www.100md.com
    拨开历史迷雾,寻找真实的李时珍(6月7日)

    关键词:李时珍诞辰500周年

    李时珍不是乡村医生。据清光绪《蕲州志》所绘城图,瓦屑坝位于蕲州城东500米,李时珍是一个城市人,是在城市文化的环境中成长的。李时珍从未进过太医院大门。李时珍“荐于朝”是楚王府推荐他任奉祠正职务,而不是太医院判。“明楚府奉祠敕封文林郎蓬溪知县蕲州李时珍东璧”是李时珍确凿无疑的所有身份。

    阴阳五行说与科学及真理之关系(5月31日)

    关键词:阴阳五行与科学

    西方现代医学传入中国之后,中医便面临巨大挑战,在20世纪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医一度式微。然而,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人们逐渐发现西方医学的局限性和不足,于是,中医的地位从20世纪末开始便发生微妙的变化,在悄无声息中,中医渐成澎湃之势。本文追溯了科学的本质和其局限性,从思想和文化角度分析了阴阳五行说形成的原因,并深度剖析了中西医差异的根源,颇有启示意义。
, 百拇医药
    基于历史的中西医学简要比较(11月12~14日)

    关键词:中西医学发展对比

    从历史角度对中西医学进行简要比较,旨在进一步厘清中西医学的发展脉络,促进中西医学融合发展,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瞬间

    向守护人民健康的中医师致敬(8月20日)

    首个“中国医师节”,6名中医师获得“中国医师奖”。

    药农“枳”富记 (3月29日)

    讲述了江西樟树中药种植基地的药农朱春发种植枳壳收益致富的故事。

    中医中药中国行再进澳门(11月1日)
, 百拇医药
    “中医中药中国行”再进澳门,14名专家为巿民提供健康咨询服务。现场还有中药材炮制展示、易筋经演示,中医适宜技术体验、中药香囊制作等活动,数千名澳门民众参与。

    北京“三伏贴”迎新规 科学贴敷引潮流(7月18日)

    头伏,各大中医院帖三伏贴的患者又排起了长队。今年,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制定《2018年中医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技术规范》,这一传统中医适宜技术正越来越被广大群众所接受。

    中医专家来了,贫困地区百姓笑了(9月20日)

    中医义诊专家到基层,把优质中医药服务送到贫困百姓的家门口。,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