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报》 > 第5082期
编号:119204
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藏医药浴法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3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082期
     随着“藏医药浴法”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藏医药浴法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接受,这项极富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疗法,正在从青藏高原走向内地,走向世界。对于藏医药浴法未来发展之路,笔者认为藏医药浴法的标准化、规范化,是值得探索的途径。

    藏医药浴法传承发展面临困境

    笔者认为,当前,藏医药浴法虽然被大众认可接受,其传承发展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药材的稀缺性。藏医药浴法以天然藏药材为主,藏药药用植物大多分布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高寒草甸植被、高山垫状植被、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之间,雪域高原的道地药材让藏医药浴法具备独特治疗效果。但受青藏高原极端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野生藏药材资源生长与天然繁育能力十分脆弱,造成了药材的“稀缺性”,这也是制约藏医药浴法发展的客观“瓶颈”。

    二是人才的稀有性。藏语与汉语、其他语言的文字翻译过程中,使藏医药深厚的内涵意义逐渐缺失,限制了藏医学的推广,藏医药浴法的组方、浴前诊断、综合施治都是在藏医学理论指导下完成,会藏文、懂藏医的药浴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 http://www.100md.com
    三是藏药文化缺失。藏医药浴法在诊疗类风湿等疾病中逐渐显示出优势,但由于受生物技术、西方医学的影响,在溯本求源的过程中,往往抛弃藏医药传统宗教、历算等文化背景,传统的藏医学三因理论不被重视,过分追求理化生物指标,反而影响了藏医药浴法的继承和发扬。

    如何保护规范促进藏医药浴法发展

    对藏医药浴法的传承、保护、发扬时不我待。以青海省藏医院药浴科专科为龙头的研究、保护组织正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开展专题普查,建设藏药材生产基地。针对藏药浴药材稀缺问题,目前,青海省对藏医药浴法所用的五味甘露藏药材的生长环境、濒危状况、保护情况等进行专题普查,将开展五味甘露藏药材的人工种植试验。此外,青海省互助北山、湟中群加、黄南麦秀、海北达板山四个主要自然保护区已经建立了藏药资源保护繁育基地,总面积达18万顷,通过建立藏药材资源基地就可为藏医药浴法在内的藏医提供完善的药材支持。
, 百拇医药
    加强藏医药浴法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藏医药古籍翻译的准确度,才能让学生正确地掌握藏药理论系统,目前,藏医药古籍已搜集了1000余部,翻译、整理了600余部,出版发行100部,为人才培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时,重视对现有传承人的保护工作,分别评选国家级、省级、院级三级藏医药浴法传承人才,并相应地发放特殊津贴。

    逐步实现藏医药浴法的产业化。藏医药浴法未来发展要走标准化、规范化道路。近年来,藏医药浴法正逐渐走向内地,并吸引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加拿大等患者慕名而来,各大藏医院都开设药浴科,对藏医药浴法药材的规范化、标准化提出了要求,也对不同地域、体质的人提出了辨证施治的要求。对于藏医药浴法的优势病种,未来要以藏医的诊断依据作为基础,分类、分性将处方配好,再进行产业化推广。

    建设藏医药浴法数据库。加大对藏医药浴法数据库建设,坚持用数字说话。目前,藏医药浴法的治疗效果多还停留在病患口口相传的基础之上,青海省藏医院近年来已经设置数据库,采集相关治疗数据,让藏医药浴法的发展“看得见”,有利于后期藏医药浴法科研工作的开展。青海省藏医院正在力争把青海省的数据库建起来,再争取成立藏医药风湿病研究中心,最大化发挥藏医药浴法疗效,让数据化的发展方式助推藏医药浴法事业的发展。 (本报记者 李娜整理), http://www.100md.com(关却才让 青海省藏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