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报》 > 第5206期
编号:129774
广西:激发中医药活力助力脱贫攻坚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1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206期
     2019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关心和大力支持指导下,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按照中央、自治区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中医药“五种资源”优势,助力广西脱贫攻坚。

    激发卫生资源活力 助力健康扶贫

    针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状,以推进健康扶贫建设工程为契机,重点在做强基层中医药服务上下功夫,提升贫困地区医疗保障水平。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先后成立了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医疗保障专责小组等机构,实现高位推动、部门联动、挂图作战、任务到点、责任到人的工作格局。二是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将10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健康扶贫重点建设内容,投入建设资金33.29亿元;主动对接国家中医药局,获得中央转移支付健康扶贫资金2900万元,用于提升29个贫困县中医医院的中医药服务能力。三是大力推进中医馆建设,投入资金2760万元建设138个基层中医馆,全区累计建设中医馆946个,贫困地区医疗服务水平和可及性全面提高。四是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组织全区三级中医医院分别与29个贫困县中医医院签订对口帮扶责任书,实现对口帮扶全覆盖。五是全区48家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县域医共体,推广“一站式服务”,最大限度方便贫困群众就医。
, http://www.100md.com
    激发经济资源活力 助力产业扶贫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一是大力发展广西道地中药材种植,推动21个贫困县把中药材产业作为“5+2”扶贫产业之一,种植品种涵盖钩藤、青蒿等类别;54个贫困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约223万亩,约占全区种植面积的32.78%。二是推进中药材示范基地建设,会同农业农村厅等七部门遴选建设25家示范基地,印发《关于开展定制药园建设助力农民脱贫增收的通知》,引导广西仙茱中药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到示范基地参与定制药园建设。三是推动中医药与乡村旅游、生态建设、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出台《广西健康医疗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9—2021年)》等政策文件,会同民政厅等六部门打造10家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会同文化和旅游厅等五部门建设16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激发科技资源活力 助力科技扶贫

    科技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扶贫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突破口。一是实施“药用植物4.0计划”,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澳门大学搭建广西中医药科技创新协同平台,开展中药民族药质量标准研究。开展“桂十味”道地药材评选活动;编写《广西中药资源大典》,指导54个贫困县区适度发展大宗道地优势中药材种植。二是建强科技服务队伍,组建130多人的中药材品种产业扶贫技术专家团队,深入54个贫困县开展中药材调研、指导、培训等工作,不断提高中药材规范化栽培技术水平。三是强化示范带动,推进中药材“三品一标”认证,白石山铁皮石斛、田林灵芝、陆川橘红、都峤山铁皮石斛、金田淮山等产品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四是安排配套建设资金3.9亿元,推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争取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广大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中医药服务。

    激发文化资源活力 助力文化扶贫

    文化扶贫既扶志,又扶智,用中医药文化为精准扶贫注入“精神之钙”。一是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与旅游有机融合,将长寿、生态、中医药壮瑶医药资源丰富的巴马、金秀、靖西等6个县纳入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建设,积极推进南宁市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二是举办第3届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健康旅游国际论坛(巴马论坛)和第11届中国(玉林)中医药博览会。三是打造融健康养生知识普及、养生保健体验、健康娱乐于一体的中医药文化主题园区;通过中医中药中国行、悦读中医以及中医药文化宣传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等活动,积极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提升贫困地区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供稿), 百拇医药